「愛使命青年挑戰營」培育青年領袖點燃使命 活出愛與關懷的真實行動
- 盼新聞
- 7月11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盼新聞-記者謝承翰/桃園報導

領受天父的愛!回應耶穌大誡命與大使命,成為福音的火種,在各大校園築起禱告與宣教的祭壇!「I Mission愛使命青年領袖挑戰營」由桃園青年牧者聯盟、貴格會青年部、浸信會青年部聯合主辦,於7月2至5日在中原大學舉辦,跨宗派連結36間教會、超過40位牧者同工,一起共襄盛舉。
校園關懷工作不單單是政府持續關注的焦點,教會在校園也不遺餘力地為年輕學子盡心服務,由眾多教會合作組成的青年領袖挑戰營,創辦至今已是第三個年頭,主辦方期盼在充滿負能量與腥羶色的媒體世代中,把「愛、使命、盼望」點燃在年輕人的生命中。

營會透過詩歌讚美、牧師講道分享以及學員們的見證,世界咖啡館的行動設計,讓信仰從生命裡的力量轉化成具體的服務行動,進而帶出真實生命的改變,幫助青年回應耶穌的大誡命與大使命。7月5日的敬拜讚美之夜,由平鎮浸信會主任牧師黃烱榕,與青年分享「浪子回頭」的信息。
聖經中,浪子回頭的故事在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,小的兒子要求分家業,父親就把家業給他,隨後小兒子就離家出去,任意放蕩、浪費資財,耗盡了一切所有的,後來浪子投靠那地的人,而那人打發他到田裡放豬,小兒子甚至想吃豬的豆莢充飢,但想到父親家中有多少雇工,竟在此餓死嗎?因此醒悟過來決定回家!黃烱榕牧師說,在這故事的最後小兒子回家了,父親沒有又打又罵,而是動了慈心跑去抱著小兒子,連連與他親嘴,又為他穿上袍子、宰了肥牛犢擺設宴席,且歡起說道小兒子是失而復得、死而又生的。
黃牧師和眾青年說,這位父親就好比天父爸爸,永遠在等著我們回家,祂終日伸手招呼、日夜殷切期盼。然而做兒女的有兩個非常關鍵的動作,「我要起來、於是起來」黃牧師表示這兩個動作表達了,先是覺悟、心裡決定,但這樣還不夠!黃牧師鼓勵我們的決心要有「於是起來、付出行動」的真實作為!

曾經迷失過的黃祈翰牧師,現為平鎮浸信會執行牧師,在過去的年輕歲月,曾讓父親黃烱榕牧師滿是憂心,甚至被質疑是教育失敗、不配當牧師的父親。在那段破碎的光景,烱榕牧師說他選擇以天父的愛來擁抱自己的孩子,祈翰牧師也見證當時被父親的擁抱與接納深深感動,祈翰牧師說,那之後在一次的特會上,一位牧師名叫克安通,在為台下青年禱告時,自己清楚的被這位牧師點到名,並且走向舞台接受這位牧師地禱告與祝福,祈翰牧師說,他非常強烈地感受到耶穌的愛無限的從頭到腳澆灌下來,克安通牧師的禱告中說,他看見祈翰頭上有一個為上帝事奉的印記!
在那之後祈翰牧師的生命迎來前所未有的蛻變,直到如今他仍在信仰道路上不斷往前,祈翰牧師鼓勵眾青年並呼喊到「你們頭上也有服事上帝的記號!」起來回應上帝的呼召,以耶穌的大誡命來完成天國的大使命!

營會總召沙龍浸信會潘俊達牧師表示,每一次的挑戰營帶來的感恩數之不盡,雖然來自不同宗派的教會,卻有一樣的使命,在這潮流思想極快變化的世代中,不論教會界或在其它領域,跨世代的溝通都是件不容易的事。但教會合一在一起,彼此幫助鼓勵與禱告,世代同行的光景就在耶穌的愛裡被照亮,潘牧師說,本次挑戰營有很多年輕人,對基督教甚是陌生,還有一些去過教會但離開教會的基督徒.在這次挑戰營的過程中.被天父的愛深深觸摸到。
潘牧師說,看到很多原本冷漠、徬徨、沒有目標的生命,在營會中被重新點燃,找到生命中的方向。當牧師在聚會中邀請學員們到台前接受禱告時,他看見超過一半的年輕人都紛紛走到台前,領受禱告流下眼淚,讓俊達牧師感動不已,也不斷為年輕人禱告,盼望他們的生命越發卓越!潘牧師表示,本次營會有一位年輕人,離開教會一段時間,在家人協助下報名營會,來到營會第一天敬拜讚美的詩歌想起,他的眼淚就開始留下,這位年輕人過去和家人關係不好,也在這次的挑戰營中,與家人的關係有突破性的修復!
合一帶來恩膏!營會主辦方雖來自不同教會,潘牧師說,只憑單一教會是無法辦這麼盛大的營會,是上帝的愛把眾教會圈在一起,而眾教會在整個營會的執行中,也各按其職、完美配合。對彼此不熟悉的教會來說,要合一同工是不容易的事情,潘牧師表示,這是因著耶穌的愛,把教會召聚在一起,為著同樣的使命一起奮戰!也期盼將愛使命的旗幟插滿各大校園,讓校園關懷事工持續擴大延續熱情。

敬拜之夜中,300多名來自各教會和校園的年輕人一起敬拜讚美,青年牧者聯盟主席黃祈翰牧師,也為眾青年禱告呼求說,求聖靈澆灌在年輕神的身上,滿有神同在的能力和影響力,營會的結束,是靈魂得救和校園的復興啟動的開始!愛使命盼望未來,在台灣每所校園、跨世代的關懷事工上,持續將耶穌的愛點燃在每一位年輕人的心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