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國央行認美國施壓亞洲匯率升值 賴政府說法恐遭質疑
- 盼新聞
- 4天前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盼新聞/台北報導

圖/韓國銀行官網
近期亞洲多國貨幣,包括韓元與新台幣,紛紛出現大幅升值,引發市場與輿論高度關注。韓國央行行長李昌鏑近日在義大利米蘭出席亞洲開發銀行(ADB)年會期間坦言,此波亞洲貨幣升勢與「美國向亞洲國家施壓」有關,並指出美中關係改善預期也是匯率走強的原因之一。
此一說法與台灣總統賴清德日前強調「匯率議題並未納入台美談判」的說法形成對比,引發外界對政府說法與實際國際情勢是否存在落差的討論。
根據《韓聯社》報導,韓國央行總裁李昌鏑在記者會上指出,韓元對美元匯率已創下去年11月底以來新高。他明確指出,亞洲貨幣普遍升值的原因之一,是「美國政府向亞洲國家施壓,要求其貨幣升值」。此外,他也提到市場對美中可能重啟協商持樂觀態度,進一步推升亞洲貨幣走勢。
李昌鏑強調,韓國央行會持續關注匯率雙向波動,但「貨幣匯率不是我們可以隨意改變的」,政策不會以特定匯率為目標。他也坦言,目前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依然存在,包括韓國國內政局,也使得貨幣政策必須審慎調整。

圖/賴清德總統臉書
與此同時,總統賴清德日前針對新台幣升值發表五點聲明,表示近期升值主要反映市場預期心理,並強調台灣經濟基本面穩健、外資持續加碼台股。他並指出,台美在近期貿易談判中「並未觸及匯率議題」,也重申台灣並未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,呼籲外界勿散布不實訊息,造成市場誤判。
然而,與韓國央行公開承認美國施壓不同,賴總統的說法是否過於淡化外部因素,引發外界質疑。有學者指出,在亞幣同步升值、地緣政治明顯變動的背景下,單以經濟數據作為解釋,可能未能充分回應市場與國際觀察者的關切。
觀察近月亞洲貨幣走勢,包括韓元、日圓、新台幣皆出現明顯升值。若依據賴總統所言,台幣走強係因基本面優異與外資信心所致,則其他經濟狀況不同的國家為何也同步升值?專家認為,若政府過度聚焦內部經濟數據,而忽略國際政策影響,恐對政策判斷與溝通造成偏差。
目前美方已針對貿易逆差國施加壓力,市場亦傳出美國有意淡化強勢美元,以利其出口產業競爭力。在此背景下,韓國率先表態,美方確實在匯率上施壓,是否意味著其他亞洲國家也面臨相同壓力,值得進一步關注。
在國際政經局勢快速變化之際,匯率政策已非單純市場調節機制,而是綜合經濟與外交的戰略議題。未來台灣如何在維護自主貨幣政策與因應國際壓力間取得平衡,政府對外溝通的透明度與誠信,恐將成為市場觀察的重要指標。